吳敬梓(1701-1754)是清代著名作家,他所寫的《儒林外傳》被中外研究者譽為中國小說史上一部最具創新性的現實批判主義著作。那麼吳敬梓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小說,又能寫出這樣一部小說呢?

大家都知道明清是古代科舉考試最盛行的時期,也是科舉考試走向僵化沒落的時期。吳敬梓是安徽全椒人,據說其家族幾輩人都曾是科舉考試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吳敬梓這一代,卻是時運不濟,他本人自1720年初次參加科考中了秀才之後,就再無“功名”可言,屢考屢敗。不僅如此,因為只知考試不知生計,他自己所繼承的小康家庭的那部分財產,也被他消耗一空,家鄉人都說他不肖,十分地輕視他。所以,為了逃避家鄉人指責的目光,他被迫於1733年春天舉家遷居南京。當時,吳敬梓非常難過,但也開始認真反思科舉考試的弊端。

據說《儒林外傳》這部巨著就是完成于1740年到1750年之間的,那正是吳敬梓棄絕科考之後的自由而艱難的一段歲月。這時的他終於放開了,不僅不再為科舉考試那點事兒所羈累,而且可以以批判的眼光來思考和揭露它了。《儒林外傳》嘲諷明清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描寫中國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儒生文人的迂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一部最辛辣的諷刺小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和未來的種種思考與寄託。

往事越千年。春秋時代的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貢,十分注意調查研究。他在出遊的時候遇到一位老人正在給菜園子裏的蔬菜澆水,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子貢心生同情地對老人說:“老人家,我以前在別處看到有人使用一種機械澆灌菜園,又輕便又快速,如果您老人家也用上這種機械,那澆菜園子就輕鬆多了”。

聽罷子貢的話,老人不僅不感到高興,反而嚴肅地批評道:“年輕人怎麼就知道投機取巧?我師傅告訴我,只有勤奮才能成大事。一個有美德的人是不能投機取巧的。我早就知道這種方法了,也會製作這種機械,但是我一直謹記師傅的告誡,不做投機取巧的事!”

看見老人如此態度,子貢非常難過。他想不明白為什麼運用機械澆水就是投機取巧了?稍微讓自己的生活輕鬆點怎麼就是沒有美德了?究竟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美德的人,是君子呢?於是他後來就問孔子:“老師,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君子呢?”孔子回答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是“君子總是把想說的話先實行,實行了以後再說出來”。子貢聽了幡然大悟:原來如此,我幹嗎要啟發那些頑固不化的人去搞什麼革新呢,不如我自己幹起來再說!自貢成了孔子門生中最有創新意識、靠經商致富的人。(蔡天明)